第176章 虽千万人,吾往矣!
  林昭心下鬆了口气。
  靠山终於来了。
  他连忙摆出一个请罪的姿势:“陛下,是臣......”
  “你闭嘴。”周皇看也不看林昭,转头看向太后,龙目微凝,“母后......”
  “儿臣倒是想问问你,今日这慈寧宫究竟是唱的哪一齣戏啊?”
  “是母后觉得先前春闈的事解决的不好,所以打算敲打敲打儿臣?”
  章圣太后被自己儿子的这番话噎的脸色一滯,只能强笑道:“皇帝这是说的哪里话?”
  “哀家不过是看林爱卿少年英雄,又尚未婚配,一时爱才心切,想为他牵一牵红线罢了。”
  “是吗?”
  “儿臣倒是觉得,母后的手伸的有些太长了。”
  周皇笑了,但笑容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暖意。
  “你!”章圣太后终於无法再维持表面的平静,凤目之中,燃起了滔天的怒火,“皇帝!你这是在为了一个外臣,来质问哀家吗?!”
  “儿臣不敢。”周皇缓缓摇头,“儿臣只是在提醒母后。”
  “这大周的天下,是姓周,不是姓章!”
  “朕敬您是母后,也敬舅舅是国戚。但君臣之別,內外之分,还望母后与舅舅,心中有数!”
  “莫要再做出此等,让朕为难,也让忠臣寒心之事!”
  周皇的这番话已经近乎是赤裸裸的警告了。
  章圣太后身体剧烈的颤抖著,她指著周皇,嘴唇哆嗦著,半天说不出一句话。
  而一旁的章庭玉也是闭著眼,额头渗出涔涔的汗水。
  周皇没有再去搭理两人,而是一扫暖阁內的眾人。
  “还在这里干什么?!”
  “看朕的笑话吗?!”
  此话一出,宫女太监和嬪妃们噤若寒蝉,纷纷想要离开。
  见人都走了,周皇才走上前,在章疏桐惊愕的目光中,將林昭扶了起来。
  “林爱卿,”他的声音,重新恢復了温和,“朕让你监察春闈,是让你去做事,不是让你来这里,应付这些后宫妇人的。”
  “走吧,先隨朕回养心殿,朕还有要事与你商议。”
  林昭躬身,深深一揖。
  “臣,遵旨。”
  说罢,他转身跟著周皇大步流星的离开。
  只剩下暖阁內的三个神情不一的章家人。
  ......
  养心殿內。
  安神香的青烟裊裊升起。
  周皇换下了那身威严的龙袍,只穿著一件明黄色的常服,斜靠著软塌上,显得颇为轻鬆。
  “坐吧。”
  周皇指了指面前的一个锦凳。
  “多谢陛下。”
  林昭也不客气,直接一屁股坐了上去。
  刚才在慈寧宫暖阁里应付太后还是挺累的。
  “你倒是不客气,和那帮子人前人后两套的老东西不一样。”周皇哑然失笑。
  “今日之事,你做的很好。”
  “陛下说的是哪件事?”
  “两件都是,不管是教训户部那几个,还是应付太后的事,你做的都不错。”
  “不过今日先不聊那些,朕要和你说一说春闈士子的事情。”
  周皇揉了揉眉心。
  “这几日,接连有人上书,让朕收回成命。”
  “朕也想听一听你的意见。”
  “恩科三百名进士,你打算带去北境多少?”
  周皇的目光不自觉锐利起来。
  林昭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仔细思索了一会。
  然后,他抬头看向周皇,反问道:“陛下,您觉得臣该带多少?”
  “滑头。”周皇笑骂了一句,却没有生气,反而饶有兴致地说道,“朕若是你,便將这三百人,尽数带走!有这三百个天子门生作为班底,不出三年,整个北境,便可经营得如铁桶一般!”
  林昭闻言摇了摇头。
  “哦?”周皇有些奇怪,“林爱卿有什么別的看法?”
  “臣以为,能带走二十人就已是泼天之喜了。”
  “或许,真到出发的那日,一个人都带不走也不足为奇。”
  “嗯?”周皇愣住了,以为自己听错了,“你说什么?”
  “陛下,臣说,这三百贡士,臣一人也无法强求。”林昭站起身,正色道,“十年寒窗,所求为何?无非是金榜题名,光宗耀祖。”
  “如今他们得偿所愿,正是苦尽甘来之时。”
  “北境苦寒,更有刀兵之险,无人能有资格强迫他们放弃眼前的锦绣前程,隨臣去那不毛之地,赌一个未知的未来。”
  “臣那日虽在贡院说的慷慨激昂,”林昭的脸上,露出了一丝苦笑,“但那不过是少年意气,一时热血上头罢了。”
  “冷静下来,臣也知,强扭的瓜不甜。”
  周皇的眉头,紧紧地锁了起来。
  “更何况,”林昭的声音,变得深邃而锐利,“代州之事,已是前车之鑑。”
  “李文博之流,也曾是饱读诗书的天子门生。”
  “若是一个人道心不坚,纵有经天纬地之才,到了北境那等天高皇帝远的地方,也不过是会变成下一个……祸害百姓的李文博罢了。”
  “臣要的,不是官,是志同道合之人。”
  “是真正有志於为生民立命,为万世开太平的同行之人。”
  “所以,”林昭对著周皇,深深一揖,“臣斗胆,恳请陛下恩准。”
  “臣,不愿强求一人。”
  “在策论结束,张贴金榜时,还望陛下能够不强迫那些士子,让他们依照本心而行。”
  “北境苦寒,刀剑无眼。”
  “若是有人愿意解百姓之忧,臣自然扫榻相迎。”
  “若无一人愿往……”林昭顿了顿,脸上却没有半分气馁,反而充满了决然,“那臣,便依旧如当初一般,一人一剑,一骑一卫,独赴北境!”
  “虽千万人,吾往矣!”
  养心殿內,一片死寂。
  周皇看著眼前这个少年,看著那双眸子,他那颗早已被权术磨得古井无波的帝王之心,在这一刻,竟不受控制地,剧烈地跳动了一下!
  他笑著摇了摇头,从龙榻之上,解下了一枚通体温润的、雕著九龙纹的白玉佩,交到了一旁李德全的手中。
  “此佩,伴朕多年。”
  “今日,朕將它赐予你。”
  林昭郑重的接过玉佩。
  “好了,”周皇摆了摆手,“国事谈完了,也该说说你的私事了。”
  他像是无意中,提起另一件事:
  “说起来,朕那女儿清芷,自你离京后,倒是清减了不少。她为你那镇北卫,倒是募集了不少寒衣,也算有心了。”
  林昭闻言,心中一动,却没有接话,只是將头垂得更低。
  “罢了,”周皇笑著摇了摇头,“儿女情长,你们年轻人的事,朕也懒得管。”
  “朕累了,你,也退下吧。”